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任何部位的骨骼都可能被累及,但以长管状骨最为多见,如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其X线表现可分为三期:
1.早期(发病后2周内):可无明显X线改变,或仅表现为骨质疏松。
2.进展期(发病2周后):干骺端出现骨质疏松和破坏,继而形成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由早期的平行状,逐渐变为葱皮状或花边状。
3.愈合期(发病2个月后):骨质破坏停止,病变区逐渐被骨修复,形成骨性包壳。
需要注意的是,X线检查对骨髓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发现早期病变,且对于一些轻微的病变或早期病变,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怀疑有骨髓炎的患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并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手术切开引流等,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患肢制动,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