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确诊需综合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其诊断依据主要包含:
一、全身症状表现为恶寒、高热、呕吐呈脓毒血症样发作。全身症状方面,当发生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恶寒现象,体温急剧升高,可达到高热状态,同时还可能伴有呕吐等类似于脓毒血症发作时的表现。
二、局部症状早期有局部皮温增高、局限性压痛,肿胀不明显,数日后局部水肿压痛更显著,骨膜下脓肿形成并穿破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疼痛稍减轻但红肿热痛更明显,骨性结构受侵蚀会发生病理性骨折。在局部症状上,早期局部皮肤温度会升高,存在局限性的压痛,不过此时肿胀通常并不太明显。过几天后,局部会出现更为明显的水肿和压痛,当骨膜下形成脓肿后,穿破就会形成软组织深部脓肿,这时疼痛可能会稍微有所减轻,但红肿、发热和疼痛的程度会更为显著,而且一旦骨性结构遭到侵蚀,就容易引发病理性骨折。
三、骨髓腔内穿刺抽脓可明确诊断,或穿刺液培养含细菌。通过骨髓腔内穿刺抽脓这种方式,能够明确诊断,或者如果穿刺液的培养显示含有细菌,也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四、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培养可获致病菌。从实验室检查来看,会发现白细胞数量有显著的增高,血沉速度加快,C反应蛋白的数值明显升高,进行血培养可能会获得致病菌。
五、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甚至死骨形成,较敏感早期筛查为磁共振检查可明确。在影像学检查方面,X线检查能够看到骨质被破坏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死骨形成,而较为敏感的早期筛查手段则是磁共振检查,它可以明确相关情况。
总的来说,满足上述几条通常可确诊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其中特别以穿刺抽出脓液为诊断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