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碱中毒是一种病症,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氢离子丢失:
经胃丢失:剧烈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导致胃酸丢失过多,使胃腔中H⁺减少,HCO₃⁻得不到H⁺的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O₃⁻浓度升高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经肾丢失:
利尿剂的作用:呋塞米、依他尼酸等排钾利尿药可导致细胞外液K⁺丢失,K⁺丢失后,细胞内K⁺外移,Na⁺和H⁺内移,导致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HCO₃⁻重吸收增加,尿液呈碱性,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醛固酮增多症时,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H⁺增加,HCO₃⁻重吸收增加,也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2.碱性物质摄入过多:
大量输入库存血:库存血中红细胞的无氧酵解会产生乳酸,在肝内转化为葡萄糖和HCO₃⁻,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碱性药物的大量输入:长期大量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等,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3.缺钾:
钾摄入不足:长期低钾饮食、禁食等可导致钾摄入不足。
钾丢失过多:经胃肠道丢失,如频繁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经尿液丢失,如应用排钾利尿剂、醛固酮增多症等。
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如剧烈运动、酸中毒等。
钾分布异常:如输入大量葡萄糖和胰岛素,可导致细胞外钾内移。
以上情况均可导致细胞内钾缺乏,细胞外钾增多,肾脏排钾减少,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4.氯丢失:
经胃肠道丢失:如频繁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经尿液丢失:如应用呋塞米、依他尼酸等排钾利尿药。
以上情况均可导致氯丢失,HCO₃⁻重吸收增加,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综上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氢离子丢失、碱性物质摄入过多、缺钾、氯丢失等。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补充胃酸、补充钾、补充氯等。同时,还需要注意纠正碱中毒,避免碱中毒对机体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