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怎么办

一、一般治疗

1.隔离措施: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病毒经伊蚊传播,需将患者安置于具备防蚊设施的隔离病房,防止蚊虫叮咬造成疾病传播扩散。2.一般支持: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指标,依据患者具体状况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二、对症支持治疗

1.补液治疗:登革出血热常出现血浆渗漏情况,需依据病情开展有效的液体复苏,合理补充晶体液与胶体液以纠正低血容量休克,但要留意避免补液过量引发肺水肿等并发症。2.凝血功能纠正: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在循证依据下考虑使用维生素K等药物改善凝血状况,但需严格依据检查结果精准调整。3.呼吸支持:对于出现呼吸窘迫的患者,适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手段,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支持方案。

三、重症监护与处理

1.休克处理:一旦发生休克,需迅速评估并积极开展抗休克治疗,选用适宜的液体复苏方案,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但要谨慎用药,防止加重器官损伤。2.出血处理:若出现明显出血现象(如消化道出血等),需明确出血诱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可考虑使用止血药物,但需严格把控适应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对登革出血热耐受性较弱,病情变化迅速,需更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补液时需精准计算补液量,避免补液过量或不足,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稳定病情,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器官发育的药物。2.孕妇患者:孕妇感染登革出血热时,需高度关注胎儿状况,治疗过程中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尽量选取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可能较为隐匿,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状况,治疗期间留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强化器官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