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是什么病

登革出血热的概述: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热病毒引发,经蚊传播,是急性传染病,也是登革热的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至5天后病情会突然加重,出现多器官大量出血和休克,有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多、肝肿大等症状,青少年患者居多,病死率较高,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

登革出血热的症状体征:

一、临床上分单纯登革出血热和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

1.登革出血热:早期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常于病程第2至5病日病情突然加重,包括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肝大,有皮肤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还会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腔、腹腔出血等。

2.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在出血基础上,血压和脉压呈进行性下降进入休克状态,早期神智仍可清醒,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逐渐恐惧、烦躁、谵妄、昏迷,可在4至24小时内死亡。

登革出血热的饮食注意:

一、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像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二、宜吃富含蛋白质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三、注意休息,多饮水及清淡易消化饮食。

四、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食物,如新鲜蔬菜、牛奶、肉汤、鸡汤等。

总结概况提示:登革出血热是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了解其概述、症状体征和饮食注意事项很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该疾病,降低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