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感染者家庭消毒方法

一、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墙壁:可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对于光滑地面,喷洒量以表面湿润且无流淌为宜;对于粗糙墙面,应适当增加喷洒量。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去除残留消毒剂。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家庭在操作时应注意防护,如老年人、儿童及孕妇操作时需有家人协助,避免滑倒等意外。有慢性病史如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应佩戴口罩,防止消毒剂刺激呼吸道。

2.家具、电器表面:用75%乙醇或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如手机、电脑等电器表面,先用75%乙醇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电器。对于表面有污渍的家具,可先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有皮肤过敏史的人群操作时建议佩戴手套,防止消毒剂刺激皮肤。

3.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餐具可分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对于老年人口腔敏感,消毒后的餐具要充分冲洗,确保无消毒剂残留。

二、空气消毒

1.自然通风:每天应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注意室内外温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避免因温差过大引起身体不适。可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调整通风时间和方式,如夏季可选择早晚凉爽时段通风,冬季通风时注意保暖。

2.空气消毒机: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使用。空气消毒机使用时应保持室内相对密闭,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家庭使用时要注意放置位置,避免影响消毒效果,同时避免儿童玩耍空气消毒机造成损坏或意外伤害。

三、衣物、织物消毒

1.耐热、耐湿的衣物、被褥等可选择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对于婴幼儿的衣物,应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充分漂洗。

2.不耐热的衣物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使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但需专业人员操作,普通家庭一般不具备条件。也可使用75%乙醇进行局部擦拭消毒,尤其是衣物表面可能接触病毒的部位。

四、特殊物品消毒

1.患者使用过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可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使用后应放置在专门的容器内,避免交叉污染。对于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使用此类器械的患者家庭,应定期对器械进行消毒。

2.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如痰液、粪便等,可加入含氯消毒剂进行处理,使有效氯含量达到20000mg/L,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倒入厕所。处理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

五、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在消毒过程中要避免儿童接触消毒剂,防止误服或皮肤接触引起中毒或过敏。消毒操作时可将儿童转移至其他安全区域,消毒完成并充分通风后再让儿童进入。对于儿童玩具,尽量选择可清洗、耐高温的材质,消毒方式以煮沸或浸泡为主,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

2.孕妇:孕妇身体较为敏感,消毒时应尽量避免孕妇在场。如果必须参与,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操作。避免使用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消毒剂,防止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滑倒、摔倒。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消毒时应佩戴口罩,避免消毒剂刺激呼吸道和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消毒后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让老年人呼吸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