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给宝宝查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有影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乏铁会导致贫血等。通过查微量元素可以了解宝宝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缺乏或过量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二、微量元素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一)常见微量元素检查项目
1.锌
-意义:锌缺乏可能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下降等。正常参考值一般在一定范围内,如血清锌正常范围约为7.65-22.95μmol/L。如果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锌缺乏。
2.铁
-意义:铁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等。血清铁正常参考值约为9.0-30.4μmol/L,总铁结合力正常参考值约为45.0-77.0μmol/L等,通过铁相关指标可以判断宝宝是否缺铁及缺铁的程度。
3.钙
-意义:钙对宝宝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缺乏钙可能导致佝偻病等。血清钙正常参考值约为2.25-2.58mmol/L,离子钙正常参考值约为1.10-1.34mmol/L等,检测钙的水平能了解宝宝骨骼发育相关情况。
4.镁
-意义:镁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有调节作用。正常参考值血清镁约为0.7-1.1mmol/L,镁缺乏可能影响宝宝的神经肌肉功能等。
三、微量元素检查的方法
(一)静脉采血
-对于宝宝来说,静脉采血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抽取宝宝的静脉血,然后利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对血液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准确性相对较高,但宝宝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需要医护人员熟练操作以减少宝宝的痛苦。
(二)头发检测
-也有通过检测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头发的清洁程度、采集部位等,准确性相对静脉采血稍差,现在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四、宝宝查微量元素前的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
-检查前几天要让宝宝保持正常饮食,不要刻意改变饮食结构。如果宝宝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影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药物,要告知医生,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检测值。例如,一些含锌、铁等的药物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二)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前一般不需要空腹,但要注意宝宝的状态,避免宝宝过于饥饿或哭闹过度,以免影响采血过程。如果是静脉采血,要提前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五、宝宝查微量元素后的注意事项
(一)采血部位的护理
-如果是静脉采血,要注意按压采血部位一段时间,防止出血和淤血。要保持采血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二)根据结果采取措施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宝宝某种微量元素缺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例如,锌缺乏可以通过饮食补充,多给宝宝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海鲜、坚果等;如果缺乏较严重,可能需要在医生建议下补充锌剂。如果是微量元素过量,也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补充方式和剂量等都有不同要求,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补充导致不良后果。例如,婴儿和幼儿的营养需求和耐受量与年长儿不同,在补充微量元素时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