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与向心性肥大的区别

肥厚型心肌病与向心性肥大的区别在于:

1.病因不同:

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向心性肥大:主要由于心脏长期过度的负荷导致心肌收缩期负荷增加,心肌代偿性肥大。

2.病理改变不同: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增厚,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间质纤维化等。

向心性肥大:主要表现为心室腔缩小,心肌细胞增粗,排列紧密,心室壁增厚。

3.症状不同:

肥厚型心肌病:可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

向心性肥大: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4.诊断方法不同: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进行诊断。

向心性肥大:主要通过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5.治疗方法不同:

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室间隔心肌切除术、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等。

向心性肥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重构等。病因治疗主要针对导致向心性肥大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减轻心脏负荷主要包括休息、低盐饮食、使用利尿剂等。改善心肌重构主要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肥厚型心肌病和向心性肥大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