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15mm可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具体如下:
一、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介绍
1.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情况下,正常成年人心脏彩超检查时,左心室壁和室间隔厚度处于6-12mm之间,一旦左心室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超出12mm,右心室壁厚度超过6mm,即可确诊为肥厚性心肌病。而且心肌厚度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就越高。
2.此类心肌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胸痛等,其还是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1)首先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比如酒石酸美托洛尔,这类药物能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心肌耗氧、增加舒张期心室的扩张,并减慢心率。
(2)其次可以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它能够逆转心室重构、减少心肌耗氧。
(3)再次,若心功能下降,需慎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
2.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无效,且静息或运动时流出道压力阶差大于50mmHg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酒精室间隔消融术,通过人为方式造成供血区域室间隔坏死,以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流,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患者日常应适度运动,避免进行高强度运动。同时要保持情绪舒畅,防止情绪紧张。
总结概括:文章主要阐述了以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作为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标准,介绍了其作为遗传性疾病的特点及常见症状,还详细说明了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作用,以及手术治疗的适用情况,同时强调了患者在日常中的运动和情绪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