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检查:验血与B超的作用及特点
一、血液检查
相关指标及意义
-甲状腺激素指标:
-血清总甲状腺素(TT₄):约75%的T₄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其余为游离状态。TT₄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的常用指标之一。在正常人群中,其水平会受年龄、妊娠、雌激素等因素影响。例如,妊娠期女性由于TBG升高,TT₄会生理性增高。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₃):约20%的T₃呈游离状态,TT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甲亢时TT₃升高较TT₄更明显,一些轻型甲亢、早期甲亢复发者TT₃可能首先升高。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₄)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₃):FT₄和FT₃不受TBG影响,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是诊断甲亢最灵敏的指标,对于甲亢的诊断价值高于TT₄和TT₃。
-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是鉴别甲亢病因、诊断Graves病的重要指标。Graves病患者TRAb阳性率可达90%以上。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这两种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标志性抗体。TPOAb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可高达90%以上;TgAb也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它们的升高提示甲状腺存在自身免疫性炎症。
适用人群:
-对于怀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人群,如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手抖(怀疑甲亢)或怕冷、乏力、水肿(怀疑甲减)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血液检查来评估甲状腺功能。
-对于已确诊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定期通过血液检查监测甲状腺功能,以调整治疗方案。例如,甲亢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来调整药物剂量。
-孕妇在孕期也需要监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
二、B超检查
B超的作用
-观察甲状腺形态结构:可以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包膜情况。正常甲状腺呈蝴蝶形,左右叶对称,包膜完整。通过B超可以发现甲状腺是否有肿大、结节等情况。例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匀;甲状腺结节患者则可发现甲状腺内局限性的异常回声团块。
-检测甲状腺结节情况:能够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数量、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的类型(如微钙化、粗大钙化等)。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是否清晰、内部回声是低回声还是高回声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例如,甲状腺恶性结节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界不清、微钙化等;而良性结节多为高回声、边界清晰等。
-评估甲状腺血流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及结节内的血流信号。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血流往往丰富,呈“火海征”;甲状腺结节内的血流情况也有助于判断结节的性质,恶性结节通常血流较丰富。
适用人群:
-当血液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常需要B超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甲状腺的形态结构及有无结节等情况。例如,血液检查发现甲状腺激素异常,同时B超可帮助判断是甲状腺炎还是甲状腺结节等原因引起的功能异常。
-对于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群,B超是初步评估结节性质的重要手段。通过B超对结节进行分级(如TI-RADS分级),可以初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可能性大小,一般来说,TI-RADS3类及以下良性可能性大,4类及以上恶性可能性增加,需要进一步处理。
-对于有甲状腺结节家族史、头颈部有放射史等甲状腺结节高危人群,定期进行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
总结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血液检查和B超检查。血液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B超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甲状腺的形态结构和结节情况。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于一个发现甲状腺肿大且血液检查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通过B超明确甲状腺肿大的原因是炎症还是结节等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如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但总体都是围绕准确获取甲状腺相关信息来进行检查操作。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注意超声检查的安全性,一般认为超声检查对胎儿是安全的;在进行血液检查时要考虑孕期激素变化对甲状腺激素指标的影响,准确解读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