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穿孔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禁食:患者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减轻对腹膜的刺激。这对于所有胃溃疡穿孔患者都是基础的处理措施,因为进食会使胃肠蠕动增加,导致更多的胃肠内容物外漏。
胃肠减压:通过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抽出胃内气体和液体,降低胃内压力,有利于穿孔闭合和腹膜炎的控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胃肠减压的操作要根据个体情况谨慎进行,例如儿童因身体结构特点,操作时更需轻柔准确。
二、手术治疗
穿孔缝合术:适用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长时间复杂手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手术方式是用缝线直接缝合穿孔部位,关闭穿孔。但术后仍有溃疡复发和再穿孔的可能。
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溃疡病史较长,穿孔较大,估计溃疡难以愈合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该手术不仅闭合穿孔,还可同时解决溃疡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但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等情况时,需综合评估手术对其未来生活的影响。
三、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空腹小穿孔、穿孔周围粘连严重、患者一般情况好且腹膜炎体征较轻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一些体质较弱、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女性患者,若符合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可尝试。
方法: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如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腹腔感染)等。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腹痛是否加重、体温是否升高、腹部体征是否有变化等,一旦病情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四、术后处理及康复
抗感染: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腹腔感染。不同年龄患者对抗生素的代谢和耐受情况不同,需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用药剂量和种类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营养支持:术后早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差异,如儿童需要更关注营养的均衡和适合其生长发育的营养成分供给。
定期复查: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同时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