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首先应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让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利于痰液排出等。年龄较小的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奶等情况。
二、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药物
-退热药物:当小儿体温超过38.5℃且出现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小儿,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安全性相对较高。
-缓解鼻塞药物:如果小儿存在鼻塞症状,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式缓解,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它能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塞情况,尤其适用于各年龄段小儿,无明显全身性副作用。
-止咳祛痰药物:对于有咳嗽、咳痰的小儿,可使用氨溴索等祛痰药物,氨溴索能促进呼吸道内部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促进排痰,改善咳嗽症状,适用于小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抗感染药物
-病毒感染:大多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对1岁及以上小儿的流感治疗有明确效果,能减轻流感症状,缩短病程。
-细菌感染:当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如链球菌感染等,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需根据具体细菌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药前需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在用药时需更加谨慎。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自行用药。如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病情并给予合适治疗,同时要注意婴儿的保暖和喂养,保持呼吸通畅。
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等的小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更要重视。在用药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例如有哮喘的小儿使用某些解热镇痛药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呼吸道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