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脑疝类型是什么

常见的脑疝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小脑幕切迹疝:也称颞叶钩回疝,是最常见的脑疝类型。由于幕上一侧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压迫小脑蚓部及邻近的脑干、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中脑等结构。

病因:常见于颅内血肿、脓肿、肿瘤、脑积水等,在颅内压急剧增高的情况下,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挤过颅骨的生理孔道或裂隙,导致脑疝形成。

症状: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运动障碍等。

治疗:包括病因治疗、降低颅内压、调整血压、呼吸支持等。

2.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

病因:多由于小脑幕切迹疝时,中脑及脑桥上部下移,使第四脑室中孔和外侧孔闭塞,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剧增高所致。

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生命体征改变等。

治疗:同小脑幕切迹疝。

3.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

病因:多由于大脑半球占位病变,侧脑室前脚的脑脊液被挤入第三脑室,再经室间孔进入对侧侧脑室,使大脑镰下部分的脑组织受压。

症状:对侧下肢瘫痪、排尿障碍等。

治疗:同小脑幕切迹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