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和梅毒的致病原因
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性交、肛门性交、口交等。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多个性伴侣、不使用安全套的人群。新生儿则可能在分娩时通过感染淋病奈瑟菌的产道而被感染,引发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等。淋病奈瑟菌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等。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包括不同方式的性行为。先天性梅毒是患有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此外,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输血、接触污染的衣物等间接传播,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病程发展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
青壮年性活跃期是淋病和梅毒的高发年龄段,此阶段人群性活动相对频繁,若不注意性卫生等,感染风险较高。而儿童感染梅毒多为先天性,由患病母亲传染所致。
性别因素
在性传播方面,男性和女性感染风险无绝对性别差异,但由于生理结构不同,女性感染后可能更易隐匿发病,如女性宫颈炎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男性淋病尿道炎症状相对较明显,如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等。
生活方式因素
有多个性伴侣、不固定性伴侣的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感染淋病和梅毒的风险。另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从而更容易感染性病,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或复发。
病史因素
有过性传播疾病病史的人群,再次感染淋病或梅毒的风险高于无相关病史者。因为既往感染可能导致生殖系统等局部防御机制受损,同时机体免疫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再次接触病原体时更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