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观察
儿童脑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这是因为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所致;头痛较为常见,是由于颅内压变化等因素引起;还可能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这与脑炎影响大脑功能有关;部分患儿会有呕吐症状,多为喷射性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的会出现抽搐,这是因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幼儿可能还会有前囟饱满等表现,因为其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变化更易通过前囟体现。
二、神经系统检查
1.脑膜刺激征检查
-颈强直是常见的脑膜刺激征表现之一,检查时让患儿仰卧,被动屈颈,若抵抗力增强则提示可能有脑膜炎症。
-克氏征检查:患儿仰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然后伸直膝关节,若阻力增大且下肢不到135°并伴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脑膜受累。
-布氏征检查:患儿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则为阳性,也提示脑膜有炎症反应。
2.神经反射检查
-腱反射检查:观察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脑炎患儿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或减弱等异常情况,这与神经系统受损程度相关。
-病理反射检查:2岁以下正常儿童可出现暂时性原始反射阳性,但如果2岁以上儿童出现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阳性则提示神经系统有病变,因为正常情况下该反射应消失。
三、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是诊断脑炎的重要依据。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若为病毒性脑炎,白细胞数多为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性脑炎时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脑脊液生化检查:病毒性脑炎时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细菌性脑炎时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糖含量降低,氯化物也可降低。
-病原学检查:通过脑脊液病毒分离、细菌培养等可明确病原体,如能分离出特定病毒则可确诊病毒性脑炎,培养出相应细菌则可确诊细菌性脑炎等,这对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2.血常规检查
-病毒性脑炎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性脑炎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也会升高,这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类型是病毒还是细菌等。
四、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检查
-可初步观察脑部结构有无异常,如脑炎患儿可能出现脑水肿表现,头颅CT显示脑实质密度减低等情况,但CT对于早期脑炎的敏感性相对稍低。
2.头颅MRI检查
-对脑部病变的检测更为敏感,能更早发现脑炎引起的脑实质病变,如病毒性脑炎可能表现为脑内片状或点状异常信号影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儿童脑炎的判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一旦怀疑儿童有脑炎可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等因素,确保检查和诊断过程安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