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相关因素
(一)肌肉疲劳或拉伤
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强度过大时,前脚掌的肌肉可能因疲劳或拉伤出现疼痛。例如,长跑爱好者在过度训练后,前脚掌的跖腱膜等肌肉组织可能承受过多压力,引发疼痛。这是因为肌肉在持续收缩和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可能受损,导致炎症反应和疼痛感觉。
(二)足底筋膜炎
走路时前脚掌疼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引起。长期站立、行走或过度运动等因素会使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导致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在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首次行走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可能稍有缓解,但继续行走又会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病,年轻人因运动较多风险相对较高,中老年人也可能因长期劳损患病。
(三)跖骨疲劳性骨折
长期反复的应力作用于跖骨,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比如职业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前脚掌反复承受冲击力,跖骨承受的应力超过其承受极限时易发生疲劳性骨折,常见于第二、第三跖骨,患者会出现前脚掌疼痛,且随着行走疼痛逐渐加重,休息后也不易缓解。
二、鞋子因素
(一)鞋子不合适
1.鞋跟过高:穿着鞋跟过高的鞋子时,身体重心会向前移,前脚掌承受的压力增大,长时间行走易导致前脚掌疼痛。不同性别都可能受此影响,女性由于时尚需求常穿高跟鞋,风险相对更高。
2.鞋子过窄:鞋子过窄会使前脚掌受到挤压,影响脚部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受力分布,长期穿着会引起前脚掌疼痛,尤其对于脚型较宽的人群,这种情况更易发生。
三、疾病因素
(一)关节炎
1.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若累及前脚掌关节,会引起急性炎症发作,出现前脚掌剧烈疼痛、红肿等症状。多见于中年男性,常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方式有关。
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足部关节,包括前脚掌关节。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且病情呈慢性进展,会逐渐影响关节功能,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神经病变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足部神经病变,可出现前脚掌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血糖管理不善都有发病风险,且随着病程延长,发病几率增加。
2.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若压迫支配前脚掌的神经,也会引起前脚掌疼痛。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患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人群风险相对较高。
四、其他因素
(一)体重过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脚部的负担,尤其是行走时前脚掌承受的压力更大,长期下来易导致前脚掌疼痛。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重过重都可能引发该症状,肥胖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足弓异常
1.高弓足:足弓过高会使前脚掌受力不均匀,压力集中在某一区域,容易引起前脚掌疼痛。不同年龄段均可出现高弓足,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某些疾病有关。
2.扁平足:足弓过低或消失,行走时脚部的缓冲和支撑功能减弱,前脚掌承受的压力增大,也可能导致前脚掌疼痛,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