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月子里的产妇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还有水果,例如苹果、香蕉等。蔬菜中每100克菠菜约含2.2克膳食纤维,香蕉每100克含2.6克左右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保证充足水分:每日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每天饮用6-8杯水,约1500-2000毫升。水分能使粪便保持湿润,利于排出。
适当运动
产后早期活动:顺产的产妇在产后6-12小时就可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比如翻身、抬腿等。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情况稳定后也可逐步进行适量活动,像在床上做屈膝动作等。这些活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改善便秘情况。
产后康复操:产后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产后康复操,其中包含一些针对腹部肌肉和肠道功能的锻炼动作,有助于增强肠道动力,缓解便秘。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尽量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去尝试排便,比如早餐后半小时,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形成排便反射。
心理调节
避免焦虑紧张:月子里产妇可能因身体变化、照顾新生儿等因素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影响肠道功能。家人要多关心产妇,帮助其舒缓情绪,让产妇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肠道正常蠕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剖宫产产妇:剖宫产产妇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牵扯到腹部伤口,运动要循序渐进。比如先从床上小幅度活动开始,随着伤口愈合再逐步增加活动量和强度。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调整饮食和运动时更要谨慎。饮食上要格外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强度,如可以选择较温和的散步等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