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选择:对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若晶状体混浊明显影响视功能发育,一般出生后1-2个月内手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时间可稍晚,但也需尽早,通常不超过出生后6个月。这是因为婴幼儿视功能发育关键期是出生后前几年,延迟手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弱视。对于成人先天性白内障,若影响视力和生活,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手术。
手术方式:
-晶状体切除术:适用于晶状体混浊严重、硬核等情况。通过手术将混浊晶状体摘除,但术后需要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对于婴幼儿,由于眼球还在发育,人工晶状体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可调节性以及随着眼球生长的适应性等问题。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于部分适合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尤其是年龄稍大、晶状体核不是特别硬的情况可考虑。该手术通过超声能量将晶状体核粉碎后吸出,相对创伤较小,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术后视力康复
佩戴眼镜:无论是婴幼儿还是成人,术后都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对于婴幼儿,需要定期调整眼镜度数,因为其眼球在不断发育,屈光度会发生变化。一般每3-6个月需要复查一次,根据眼睛的发育情况更换合适的眼镜。
弱视训练:对于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弱视训练至关重要。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进行弱视训练,如遮盖疗法、视觉刺激疗法等。遮盖疗法是遮盖健眼,强迫使用患眼,每天遮盖时间根据患儿年龄而定,年龄越小,遮盖时间相对较短,一般2-3岁患儿每天可遮盖3-4小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遮盖时间;视觉刺激疗法是利用闪烁的光栅等刺激弱视眼,促进视功能发育。
特殊人群考虑
婴幼儿: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需要特别注意护理。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眼部情况和视觉发育情况,如发现患儿对光线反应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在进行弱视训练时,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成人:成人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后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术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用眼等。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到外伤。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关注视力恢复情况和眼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