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促排卵药类别
(一)克罗米芬
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过竞争性结合下丘脑雌激素受体,解除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的负反馈,促使GnRH及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卵泡发育,临床常用于下丘脑-垂体功能正常、有一定内源性雌激素分泌的无排卵患者。
(二)来曲唑
为芳香化酶抑制剂,能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降低雌激素水平,通过负反馈机制增加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分泌,刺激卵泡生长发育,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起的排卵障碍。
(三)尿促性素
含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主要用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卵巢功能低下等导致的无排卵情况,需监测卵泡发育情况调整用药。
(四)绒促性素
一般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可触发排卵,常用于配合其他促排卵药物使用,促使卵泡破裂排出卵子。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使用促排卵药时需密切关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若出现腹胀、腹痛、呼吸困难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者使用前需经专业评估,因为内分泌紊乱可能影响促排卵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二)儿童
严禁使用促排卵药,儿童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使用促排卵药会严重干扰正常内分泌轴功能,影响生长发育,违背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三)有基础病史者
如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史的患者,使用促排卵药需谨慎,因为药物代谢及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可能受基础疾病干扰,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