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脑缺血性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进而产生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

其主要类型有: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每次发作历时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脑梗死。

2.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3.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栓子来源主要有: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

4.腔隙性梗死:是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梗死灶直径一般小于1.5厘米,其中20%~40%有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的梗死灶位于脑深部,是脑动脉深穿支闭塞所致。

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

1.改善脑血液循环:使用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以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预防血栓形成。

2.神经保护: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抗氧化剂等,以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

3.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手术治疗:对于颈动脉狭窄严重、脑栓塞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主要措施包括:

1.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2.戒烟限酒。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总之,脑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综合治疗。同时,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