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疾病的病因

脑缺血性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主要病因有:

1.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2.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栓子来源包括心源性(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非心源性(如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癌栓等)及来源不明。

3.腔隙性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某些小的穿通动脉的闭塞,引起缺血性微梗死,导致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

4.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功能受损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5.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休克、心力衰竭、各种原因的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前状态等。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脑缺血性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此外,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同时,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