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导致下眼皮肿
1.睡眠相关情况: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时,眼部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出现下眼皮肿,通常调整作息、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后可逐渐缓解;睡前大量饮水也会引起下眼皮肿,因为过多水分积聚在眼部周围组织,一般减少睡前饮水量可改善。
2.体位因素: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回流,导致下眼皮肿,适当活动、调整体位后多可恢复。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下眼皮肿
1.眼部炎症:
-结膜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或过敏等原因引起,除下眼皮肿外,常伴有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不同类型结膜炎病因不同,如细菌性结膜炎多由细菌感染所致。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下眼皮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硬结。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化妆品等过敏原后,眼部发生过敏反应,除下眼皮肿外,还常伴有眼部瘙痒等症状,脱离过敏原并进行抗过敏处理后症状可缓解。
3.肾脏疾病:肾脏功能异常时,水分代谢障碍,可导致眼睑水肿,早期可能以下眼皮肿为表现之一,同时可能伴有尿量改变等情况,如肾炎等肾脏疾病可出现此类症状。
4.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时,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引起眼睑水肿,尤其是下眼皮肿,同时可能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脏方面的不适表现。
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慢,可出现眼睑肿胀,包括下眼皮肿,还常伴有乏力、畏寒等全身症状。
三、不同人群下眼皮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下眼皮肿可能因睡眠姿势不当、眼部感染(如麦粒肿等)等引起,要注意观察眼部是否有异常分泌物、红肿范围等情况,同时需关注儿童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下眼皮肿需警惕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患病后症状可能不典型,要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各器官功能变化,出现下眼皮肿时要综合考虑全身健康状况。
3.女性:女性可能因生理期激素变化出现下眼皮肿,一般生理期结束后多可缓解;若因化妆品过敏导致下眼皮肿,要注意更换可能引起过敏的化妆品品牌及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