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可导致其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B组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可引起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进而导致心肌病。此外,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感染也可能导致心肌病。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引起自身抗体攻击心肌,导致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
3.遗传因素:部分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目前已发现多个与扩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如心肌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巢蛋白基因突变等。
4.内分泌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可影响心肌代谢,导致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
5.中毒: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以及某些化学毒物,如砷、镉、铅等,可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肌病的发生。
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常伴有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7.其他:长期大量饮酒、长期过度运动、心肌梗死等也可能导致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扩张性心肌病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应积极治疗病因,同时给予心脏康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