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骨骼相关原因
(一)肋软骨炎
1.发病情况:女性较为常见,病因可能与劳损、外伤、感染等有关。
2.具体表现:胸下面的骨头(多为胸骨旁的肋软骨部位)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隐痛或胀痛,有时可伴有局部肿胀,在活动、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长期伏案工作、剧烈运动后都可能引发肋软骨炎导致胸下面骨头疼。
3.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20-30岁的女性,可能与该年龄段女性活动量相对较大、胸部肌肉骨骼相对较易受损有关。
(二)胸壁肌肉劳损
1.常见诱因:长期不良姿势,如含胸、驼背等,会使胸壁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肌肉劳损;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也可引起胸壁肌肉劳损。
2.疼痛特点:胸下面骨头周围的肌肉区域有疼痛,疼痛可为酸痛、胀痛,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再次活动后又可能加重,疼痛部位一般较广泛,可摸到紧张的肌肉条索。女性由于可能有特殊的穿衣习惯或体型特点,比如佩戴过紧的胸罩等,也可能导致胸壁肌肉劳损引发疼痛。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胸壁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胸壁肌肉劳损而出现胸下面骨头疼的情况。
二、胸腔内脏器相关原因
(一)乳腺疾病
1.乳腺炎:
-发病情况:哺乳期女性较为常见,非哺乳期女性也可发生。
-疼痛表现:乳腺炎可引起胸下面靠近乳腺部位的骨头周围疼痛,同时伴有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哺乳期乳腺炎还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非哺乳期乳腺炎疼痛相对不典型,但也可出现胸下面骨头附近的不适。
-年龄性别因素:主要发生在女性,哺乳期女性由于乳腺分泌乳汁等生理特点,更容易患乳腺炎。
2.乳腺增生:
-发病机制: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
-疼痛特点:乳房及胸下面骨头周围可能出现周期性疼痛,月经前疼痛往往加重,月经后可缓解,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可触及乳腺结节或增厚的腺体组织。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乳腺增生,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更为常见。
(二)心肺疾病
1.胸膜炎:
-病因:可由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疼痛表现:胸膜炎引起的疼痛可位于胸下面骨头附近,疼痛多为刺痛或牵拉痛,随着呼吸运动疼痛会明显加重,还可能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不同年龄的女性均可患胸膜炎,例如年轻女性可能因病毒感染引发胸膜炎,老年女性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胸膜炎而出现胸下面骨头疼。
2.冠心病:
-发病情况:虽然多见于男性,但女性也可患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风险增加。
-疼痛特点: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有时可放射至胸下面骨头附近,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可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更需警惕冠心病导致胸下面骨头疼的情况。
三、其他原因
(一)外伤
1.胸部外伤:
-受伤情况: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摔倒、碰撞等导致胸部外伤,如胸部受到撞击、挤压等。
-疼痛表现:受伤部位胸下面骨头可能出现疼痛,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等功能。不同年龄女性都可能发生胸部外伤,例如年轻女性运动时可能发生碰撞受伤,老年女性因骨质疏松等原因摔倒后更易发生胸部外伤。
2.肋骨骨折:
-发病情况:女性可能因意外受伤导致肋骨骨折,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更易发生。
-疼痛特点:胸下面骨头处肋骨骨折会有明显的疼痛,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能有压痛、畸形等表现。老年女性由于骨质疏松,肋骨骨折后恢复相对较慢,且疼痛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反流性食管炎:
-发病机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
-疼痛表现:可引起胸骨后(胸下面骨头附近)疼痛,疼痛多在进食后尤其是平卧时加重,还可伴有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症状。女性各年龄阶段均可患反流性食管炎,尤其是体型较胖、喜欢进食高脂肪食物、精神压力大的女性更容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