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下鼻甲肥大是什么

双侧下鼻甲肥大是什么

双侧下鼻甲肥大是指鼻腔内双侧的下鼻甲组织出现增生、肥大的病理状态。下鼻甲是鼻腔内的正常结构,主要起到调节鼻腔通气、湿度等作用。当各种因素刺激下鼻甲时,其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会发生增生,导致下鼻甲体积增大。

常见病因

炎症因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儿童时期如果反复发生急性鼻炎,炎症长期刺激下鼻甲,就容易导致下鼻甲黏膜充血、肿胀,若反复发作,就可能逐渐发展为下鼻甲肥大。例如,儿童感冒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炎症持续存在,就可能引发双侧下鼻甲肥大。

-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时,鼻窦内的炎症分泌物长期刺激下鼻甲,也会引起下鼻甲的炎症性增生。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的儿童,由于鼻窦与鼻腔相通,炎症相互影响,双侧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过敏因素:

-变应性鼻炎: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会引起鼻腔的过敏反应。儿童如果是过敏体质,在花粉季节接触花粉后,会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长期的过敏反应会导致双侧下鼻甲肥大。

其他因素:

-长期吸烟:成年人长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长期吸烟的成年人患双侧下鼻甲肥大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

-内分泌失调:在青春期等特殊时期,人体内分泌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女性在青春期出现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影响鼻腔黏膜的状态,导致双侧下鼻甲肥大,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临床表现

鼻塞:是双侧下鼻甲肥大最主要的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时用口呼吸,睡眠时出现打鼾等情况。由于双侧下鼻甲都肥大,鼻塞往往呈持续性,且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例如,儿童双侧下鼻甲肥大时,白天活动时可能鼻塞相对轻一些,但夜间休息时鼻塞会明显加重,影响睡眠质量。

流涕:可能会有流涕症状,鼻涕可以是黏液性或黏脓性。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双侧下鼻甲肥大,鼻涕可能会比较黏稠;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鼻涕多为清涕。

嗅觉减退:由于鼻腔通气不畅,气味分子不能很好地到达嗅区,儿童可能会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表现为对气味的敏感度降低,如闻不到花香等。

诊断方法

前鼻镜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双侧下鼻甲的大小、形态以及鼻腔内的情况。可以看到下鼻甲黏膜是否充血、肿胀,下鼻甲是否肥大,是否堵塞鼻腔等。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双侧下鼻甲的具体情况,包括下鼻甲与鼻腔其他结构的关系,如是否与鼻中隔相接触等。对于儿童进行鼻内镜检查时,需要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以减少患儿的不适。

影像学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影像学检查,但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如怀疑有其他病变时,可能会进行鼻窦CT等检查,以了解鼻窦及下鼻甲的情况。

治疗原则

非药物干预:

-鼻腔冲洗:对于儿童双侧下鼻甲肥大,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儿童可以使用专门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冲洗,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双侧下鼻甲肥大,要尽量让儿童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对花粉过敏的儿童,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

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炎症性的双侧下鼻甲肥大,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但儿童使用时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缩小下鼻甲。

-抗组胺药: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双侧下鼻甲肥大,抗组胺药可以缓解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但儿童使用抗组胺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先采取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且双侧下鼻甲肥大严重影响呼吸等功能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但儿童手术需要非常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手术主要适用于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双侧下鼻甲肥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儿童、成年人)病因可能有所不同,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进行合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