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子宫内胎位不正、难产时使用产钳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头部倾斜、颈部肿块、面部畸形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按摩、佩戴支具、手术治疗等,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从而牵拉头部斜向患侧,面部旋向健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子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压,导致该侧肌肉缺血、缺氧,继而发生挛缩。

2.难产时,胎儿头位难产,使用产钳夹头或使用催产素,均可引起胸锁乳突肌损伤、出血、机化、挛缩。

3.遗传因素。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表现为:

1.头部倾斜: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

2.颈部肿块:在患侧颈部可摸到一个质硬的梭形肿块,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

3.面部畸形:由于颈部肌肉挛缩,患儿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较小,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4.其他: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斜视等症状。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手法按摩:适用于1岁以下的患儿,通过按摩肿块和挛缩的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改善颈部活动度。

2.佩戴支具:对于1岁以上的患儿,或手法按摩无效的患儿,可佩戴支具,使头部保持在正常位置。

3.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松解挛缩的肌肉。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面部畸形、颈椎侧凸等并发症。

总之,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