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睡眠姿势不当可能导致手部血液循环受影响,例如长时间压迫手部,晨起时可出现手肿胀,通常适当活动后肿胀可逐渐缓解。此外,部分人群因夜间饮水较多,水分在体内潴留,晨起也可能出现手轻度肿胀,一般通过活动、排尿等可自行改善。
二、病理性因素
1.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累及手部关节时,晨起常出现手肿胀,多伴有关节僵硬,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且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关节畸形等表现,可通过血液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及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2.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水分积聚可引起晨起手肿胀,同时可能伴有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可协助明确诊断。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使机体代谢减慢,水分代谢异常可能导致手肿胀,常伴有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可明确诊断。
4.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夜间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可导致手部等部位静脉回流受阻,晨起出现手肿胀,多伴有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等表现,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评估心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管弹性减退,血液循环相对较慢,更易出现生理性手肿胀,若为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手肿胀,因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关注肿胀程度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孕妇:孕期激素变化及血容量增加可引起手肿胀,多为生理性,但若肿胀突然加重或伴有血压升高等情况,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应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尿常规等指标。
儿童:晨起手肿胀需排查外伤、感染等情况,如蚊虫叮咬后感染、手部轻度擦伤等,若伴随发热、局部红热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