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因素
运动过程中如姿势不当、剧烈碰撞等可致膝关节周围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甚至半月板损伤等,常见于运动爱好者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受伤后多立即出现腿疼膝盖疼,局部可能伴肿胀淤血;意外磕碰也可直接造成膝关节软组织或骨骼损伤引发疼痛。
二、退行性病变
1.骨关节炎:随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负重或关节过度使用人群,表现为膝盖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等。
2.髌骨软化症多见于青少年运动人群或长期蹲位工作者等,因髌骨软骨面慢性损伤,导致膝盖前侧疼痛,上下楼梯、蹲起时症状加重。
三、炎症性疾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膝关节,多呈对称性疼痛伴晨僵(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缓解,持续时间通常超30分钟);除膝盖外,常累及其他小关节如手指关节等,病情活动期可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痛风性关节炎
与高尿酸血症相关,血尿酸结晶沉积于膝关节可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膝盖突发剧烈疼痛、红肿热痛明显;多有高嘌呤饮食史或既往痛风发作史。
四、代谢性疾病
(一)骨质疏松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老年人或长期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人群,骨密度降低致骨骼脆性增加,可出现全身骨痛包括膝盖疼,疼痛常呈弥漫性;严重时轻微外力可致骨折风险增加。
五、神经性因素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支配下肢感觉和运动的神经,可引起膝盖放射性疼痛,常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久坐、弯腰劳作后易诱发。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生长痛较常见,多发生于3~12岁儿童夜间,与骨骼生长较快、肌肉筋腱生长不协调有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儿童腿疼膝盖疼伴发热、活动障碍等,需警惕感染性关节炎等疾病。
老年人:退行性病变风险高,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爬山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注意关节保暖,可适当进行游泳、散步等低impact运动维护关节功能;绝经后女性需重视骨质疏松预防,均衡饮食补充钙(如牛奶、豆制品等)及维生素D,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骨density检测。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致骨质疏松,需加强钙质摄入及适当运动;孕期女性因体重增加、激素变化等,膝关节负担加重,易出现疼痛,可通过佩戴护膝等减轻关节压力;哺乳期女性腿疼膝盖疼需考虑营养因素,保证钙等营养素充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