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因素导致的脸肿
1.炎症性因素:
牙龈发炎、腮腺炎等局部感染可引发脸肿。以牙龈炎为例,细菌感染导致牙龈组织炎症反应,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增多,表现为牙龈周围脸部红肿、疼痛,伴有牙龈红肿、化脓等局部感染灶表现,多由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所致。腮腺炎则是由病毒感染腮腺引起,出现腮腺区域肿痛、脸部相应部位肿胀,伴随局部红热等炎症表现。
2.外伤因素:
脸部受撞击、挫伤等外伤后,局部组织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引起肿胀,常伴有淤血、疼痛,有明确外伤史可寻,如近期脸部有磕碰等经历。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脸肿
1.过敏反应:
接触食物(如海鲜等)、药物、化妆品等过敏原后,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脸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导致肿胀,常伴瘙痒、皮疹等表现,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如食用特定食物后迅速出现脸部肿胀及瘙痒等。
2.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使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水钠潴留,早期可表现为眼睑及脸部水肿,逐渐波及全身,同时可能出现尿液异常,如蛋白尿(尿液中泡沫增多)、血尿等,需通过尿常规等检查辅助诊断。
3.心脏疾病: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脸部及下肢水肿,常伴随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等心脏功能不全表现,通过心脏相关检查可明确心脏功能状态。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致代谢减慢,黏多糖沉积,出现黏液性水肿,脸部表现为肿胀、皮肤粗糙,同时伴有怕冷、乏力等全身症状,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
三、特殊人群脸肿注意事项
儿童:需留意是否为肾脏疾病早期表现,儿童肾炎相对常见,若出现脸肿伴尿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
孕妇:警惕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可导致水肿,需监测血压、尿常规等指标,关注血压变化及尿液中蛋白情况。
老年人:易患心、肾、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脸肿时需警惕此类疾病,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疾病发生率高,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脸肿时首先观察伴随症状,如有无疼痛、瘙痒、排尿异常、呼吸困难等,以便初步判断原因,必要时就医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