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日晒防护
阳光过敏性皮炎患者首要需严格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物、佩戴宽檐帽、使用遮阳伞等进行物理防晒,同时可选用防晒系数(SPF)≥30且PA值为+++及以上的广谱防晒霜,于外出前15~30分钟均匀涂抹于暴露皮肤部位,且需根据活动时间、环境等适时补涂。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可选用如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以缓解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其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作用,能减轻皮肤的过敏反应,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用药后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2.外用药物:症状较轻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若皮肤炎症较明显,可短期外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需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且对于儿童、面部等特殊部位应谨慎使用,使用时需遵循医生指导。
三、日常护理
1.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搓洗,以防加重皮肤损伤。
2.饮食注意: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芒果等,减少因食物摄入导致的光敏反应风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皮肤抗氧化能力。
3.防止搔抓:告知患者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若皮肤瘙痒难忍,可通过轻轻拍打等方式缓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更为娇嫩,应优先采用物理防晒措施,如穿着防晒服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抗组胺药物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2.孕妇:孕妇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咨询妇产科医生及皮肤科医生,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及具体用药方案。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防晒及护肤需选择温和产品,药物使用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