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拔火罐起水泡的原因

一、火罐负压过大

原理:火罐产生的负压过高时,局部皮肤受到的压力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皮下组织液渗出,进而形成水泡。例如,在皮肤较薄、肌肉不丰富的部位,如眼部周围、骨突起处等,若火罐负压过大,更容易起水泡。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相对娇嫩,在拔火罐时若负压把握不当,更易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皮肤松弛且皮下脂肪相对较少,也较易因负压过大而起水泡。

二、留罐时间过长

原理:留罐时间过长会使局部皮肤持续受到刺激,血液循环过度加快,血管通透性增加,更多的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泡。一般正常留罐时间根据部位和个体情况有所不同,通常在10-15分钟左右。但对于儿童,皮肤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留罐时间应更短,若超过适宜时间就易起水泡;患有糖尿病等血管病变的老年人,本身血管功能不佳,留罐时间过长时更易出现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起水泡。

三、皮肤本身状态不佳

皮肤过敏或敏感:如果皮肤本身处于过敏状态,或者对火罐的材质等过敏,在拔火罐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起水泡。比如本身是过敏性体质的人群,在拔火罐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儿童,若本身有过敏性皮肤病等情况,拔火罐时发生过敏反应起水泡的风险更高;老年人群中若有皮肤敏感问题,也较易因拔火罐而起水泡。

皮肤有破损或炎症:皮肤表面有破损、擦伤、湿疹等情况时,拔火罐会加重局部损伤,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泡。例如有湿疹的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拔火罐后更易起水泡;老年人群若皮肤有慢性溃疡等损伤,拔火罐也容易引发起水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