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干净了几天又有血是怎么回事?

一、产后正常恶露情况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的组织。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血性恶露持续3-4日,浆液性恶露持续10日左右,白色恶露持续3周左右。

二、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常见原因

(一)胎盘、胎膜残留

原因:部分胎盘、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复旧,导致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恶露干净后又有血。多见于剖宫产术后、多次人工流产术后等有宫腔操作史的产妇,由于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增加胎盘、胎膜残留的风险。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产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的几率可能相对增加;有多次宫腔操作病史的产妇,子宫内膜损伤严重,更易出现胎盘、胎膜残留情况。

(二)子宫复旧不全

原因: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可导致子宫复旧不全。产妇如果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会影响子宫复旧;另外,产后过早劳累、长时间仰卧位等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子宫复旧,导致恶露干净后再次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产妇子宫肌纤维弹性相对较差,子宫复旧可能不如年轻产妇顺利;产后不注意休息,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的产妇,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风险较高。

(三)产褥期感染

原因: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需氧菌等。感染可导致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炎症刺激使子宫复旧不良,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腹痛、恶露有异味等表现。

影响因素:产妇分娩时产程过长、胎膜早破时间过长等情况,会增加产褥期感染的风险;产后不注意会阴部卫生,也容易导致病原菌入侵引发感染。

(四)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原因:多见于剖宫产的产妇,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能与切口感染、血肿形成、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关。切口愈合不良时,局部血管破裂,可导致恶露干净后再次出血。

影响因素: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明显增加;肥胖的产妇由于皮下脂肪厚,切口愈合相对困难,也更容易出现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应对建议

(一)产妇

一般产妇:如果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如果是胎盘、胎膜残留,可能需要行清宫术;如果是子宫复旧不全,可通过促进子宫收缩的治疗,如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是产褥期感染,需要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轻度的可能通过保守治疗促进愈合,严重的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出现这种情况时更应引起重视,因为高龄产妇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较弱,恢复相对较慢,就医时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年龄、既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高龄产妇产后更要注意休息和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有宫腔操作史产妇:这类产妇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时,要高度警惕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一旦确诊胎盘、胎膜残留,应尽早处理,以减少对子宫的进一步损害。

(二)新生儿相关

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一般不影响母乳喂养,但母亲在就医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母乳喂养,以便医生选择对新生儿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母亲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休息,这也有助于自身身体恢复和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