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有哪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等病症。其发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等因素相关,例如有研究表明,自身免疫紊乱是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亢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的重要因素,遗传易感性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某些环境因素如感染、精神刺激等可能诱发疾病发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原发性甲减最常见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损伤(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破坏(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等;中枢性甲减则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患者常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表现。

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后,甲状腺滤泡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可出现甲状腺毒症表现,如心悸、多汗等,随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如怕冷、水肿等,病程一般为数月,有自限性。其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甲状腺肿大,后期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异常密切相关,遗传易感性决定了个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倾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组织损伤。

产后甲状腺炎:发生在产后1年内,与妊娠相关的免疫调节变化有关,多数患者经历甲亢期、甲减期,然后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但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如甲状腺癌)。良性结节常见的有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甲状腺腺瘤等,恶性结节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遗传、辐射暴露、碘摄入异常等因素有关,例如儿童期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性照射是甲状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部分良性结节可能与碘缺乏或碘过量等碘代谢异常有关。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较大的结节可引起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通过超声检查等可初步判断结节性质,必要时需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等类型。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70%-80%,多见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女性,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滤泡状癌约占10%-15%,常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主要通过血行转移;未分化癌约占5%-10%,多见于70岁左右的老年人,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髓样癌约占3%-10%,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可有家族史,可分为散发型和家族型,恶性程度中等。甲状腺癌的发病与辐射暴露、遗传因素等有关,儿童时期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性照射是甲状腺癌明确的危险因素,某些遗传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等也与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