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步评估与问诊
1.一般信息采集
-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抑郁症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上学、成绩下降等;老年人可能伴有躯体不适等表现。女性由于生理周期等因素,抑郁症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睡眠情况(入睡困难、早醒等)、饮食情况(食欲改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亢进)、近期生活事件(如失业、亲人离世、重大疾病等),这些生活事件可能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询问既往病史,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因为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伴发抑郁症状。
2.症状询问
-详细询问情绪相关症状,如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乐趣丧失等。还会询问焦虑相关症状,如紧张、不安、坐立不安等。
-认知方面的症状,是否存在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罪、思维迟缓(反应变慢、思考问题困难)等表现。
-躯体症状方面,是否有睡眠障碍(如上述的入睡困难、早醒等)、疲劳、头痛、背痛、胃肠不适等各种躯体不适,而这些躯体症状可能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二、心理测评量表
1.常用量表介绍
-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自评量表,包含9个问题,分别涉及情绪、睡眠、食欲等方面的抑郁相关症状,通过患者对过去2周内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总分0-27分,根据得分可以初步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得分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项(GAD-7):用于评估焦虑症状,7个问题涵盖了焦虑相关的不同方面,如紧张、不安、担心等,同样是自评量表,有助于区分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情况。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这是一种他评量表,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定,包含17项、21项和24项版本,通过对患者的精神状况、情绪、认知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询问来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三、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如营养状况、精神面貌等。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呈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表现。
-检查神经系统体征,如肌力、肌张力、反射等,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类似抑郁症状的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如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乏力等类似抑郁的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这种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情况。肝肾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等,在后续治疗用药时需要考虑。
-激素水平检查:对于女性患者,可能会检查性激素水平,因为性激素变化与情绪有一定关系,如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女性的情绪状态。
四、排除器质性疾病
1.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这些脑部病变可能导致情绪障碍等精神症状。例如,某些额叶、颞叶病变可能影响情绪调节相关的脑区,从而出现抑郁等精神症状。
2.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会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伴发的情绪问题。例如,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可能在身体不适的同时伴有情绪低落等抑郁表现。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初步评估、心理测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步骤,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等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检查过程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如儿童患者在检查时要更加注重沟通方式,以获取准确的信息;老年患者要关注其身体机能和认知情况,确保检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