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医院检查是否有抑郁症

一、就医前准备

提前整理症状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核心抑郁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详细情况,同时也要留意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饮食变化(食欲减退或增加)、自我评价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伴随症状,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全面了解病情。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厌学、情绪易激惹等;老年人可能以躯体不适为主诉。

二、就诊科室选择

精神心理科:抑郁症属于精神心理领域的常见疾病,精神心理科是专门诊断和治疗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科室,医生具备专业的精神心理评估和诊断能力。

三、临床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

-个人史:了解患者的成长经历,包括童年时期是否有创伤性事件(如父母离异、遭受虐待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重大事件对心理的影响,比如青少年时期的学业压力、成年人的工作挫折、老年人的退休生活适应等。

-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尤其是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相关疾病,因为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不同年龄段家族史的意义可能不同,对于儿童青少年,家族史对判断遗传易感性更关键;对于成年人,家族史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评估。

精神检查

-一般状况:观察患者的仪态、接触情况、意识状态等,比如患者是主动配合还是回避接触,意识是否清晰等。不同年龄患者的一般状况表现不同,儿童可能更难配合接触,需要医生用更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观察。

-情绪状态:通过交谈等方式评估患者的情绪体验,医生会引导患者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判断情绪低落的程度、持续时间等,例如询问患者“最近一段时间你的心情如何,是一直处于很低落的状态吗”。不同性别患者情绪表达可能有差异,女性相对更易倾诉情绪问题,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认知功能: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连贯性等,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不同年龄人群认知功能评估方式不同,儿童青少年可通过简单的认知测试游戏进行评估,成年人则采用常规的认知量表测试。

量表评估

-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这是常用的抑郁症自评量表,通过9个问题来评估近两周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包括心境、兴趣丧失、睡眠、食欲等方面,每个问题根据严重程度分为0-3分,总分0-27分,总分≥5分提示可能有抑郁症状,需要进一步评估,不同年龄人群都可使用,但儿童青少年的评分标准可能需要结合其发育特点进行调整。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除了评估抑郁症状外,还能评估焦虑症状,对于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患者有较好的评估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都适用,但解读结果时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焦虑抑郁的常见表现差异。

-贝克抑郁量表(BDI):从情绪、认知、躯体症状等多个维度评估抑郁状态,适用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通过让患者对一系列描述抑郁症状的语句进行选择来评分,从而判断抑郁的严重程度,例如“我感到悲伤”“我对未来感到绝望”等语句,根据患者的选择计分。

四、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如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血生化检查中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类似抑郁的症状,也可能与抑郁共病,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青少年的甲状腺功能指标需要参考儿童相应的正常范围标准。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出现情绪低落、乏力等类似抑郁的表现,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这种情况。

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类似抑郁症状的情况,比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和解读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儿童青少年,若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或怀疑脑部病变时才进行;对于老年人,常规体检中若发现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也会考虑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大脑结构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如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海马体等脑区体积缩小等改变,但这些改变是继发于抑郁状态还是原发因素,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五、诊断标准遵循

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诊断抑郁症需要满足在连续两周内出现至少5个核心症状中的至少2个,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或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同时这些症状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患者造成痛苦体验,并且排除由躯体疾病、物质滥用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在满足诊断标准时,症状表现形式可能符合手册中的一般标准,但需要结合各自年龄特点进行判断,例如儿童青少年可能不典型的抑郁症状更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六、特殊人群检查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

-由于儿童青少年表达能力有限,在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时需要更耐心、采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比如通过游戏、绘画等辅助手段了解其心理状态。量表评估要选择适合儿童的版本,并且要考虑其发育阶段对症状理解的影响。在辅助检查方面,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同时要向家长充分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躯体疾病共病情况,在病史采集中要详细询问躯体疾病的治疗情况及用药史,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引起抑郁样副作用。精神检查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听力、视力等感官功能减退的影响,可能需要提高音量、近距离交流等。量表评估要选择适合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方式,必要时可由家属协助完成。在辅助检查中,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对检查的影响,比如有心脏起搏器的老年人不能进行MRI检查等,要提前做好评估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