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月经周期、出血量、颜色、质地等方面出现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关于月经失调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内分泌失调:可能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不稳定或有缺陷,也可能因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引起。

情绪因素: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寒冷刺激:起居无度、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过度节食: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从而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失调。

2.症状:

月经周期改变: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

月经量改变:月经量过多或过少。

月经颜色改变:月经颜色呈紫红色或淡红色。

月经质地改变:月经质地稀薄或浓稠。

痛经: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

闭经:年龄超过18岁仍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连续停经超过6个月。

3.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生活习惯等。

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等。

妇科检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炎症等。

辅助检查:

B型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卵巢的情况。

性激素六项检查:了解体内激素水平。

其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糖等。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调节内分泌的药物、止血药物、调经药物等。

手术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

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和吸烟。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治疗疾病,如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需要注意的是,月经失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如果出现月经失调,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预防月经失调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