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肝癌是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乏力等
发病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及遗传等有关
治疗以手术切除、局部消融及介入治疗为主,进展期可用靶向药联合免疫治疗等
金牌医生
内侧中
肝癌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LC)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指身体其他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扩散或转移至肝脏。
本文仅对原发性肝癌进行介绍。
根据GLOBOCAN 2018公布的新数据,全球肝癌的年新发病例数达到84.1万人。居于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78.2万人,居于恶性肿瘤的第2位。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尤其高发,是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居肿瘤致死病因的第2位。
我国人口仅占全球的18.4%,可是肝癌年新发病例达到46.6万人,死亡42.2万人,分别达到全球的55.4%和53.9%。
患者的年龄大多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
https://pic.baikemy.com/obj/project-l-cdn/apgc/attachment/261/jpg/32147248AE184255890EB94D1613E859.jpg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
我国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男性为1230~1450克,女性为1100~1300克,占体重的1/50~1/40,其长宽厚约25厘米X15厘米X10厘米。
肝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故活体的肝呈棕红色。
肝的质地柔软而脆弱,易受外力冲击而破裂,发生腹腔内大出血。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分为左、右两叶。肝左叶小而薄,肝右叶大而厚。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的前面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一小部分露出于剑突之下,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
当腹上区和右季肋区遭到暴力冲击或肋骨骨折时,肝可能被损伤而破裂。
肝脏的血供十分丰富,血供来源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入肝血液20%~25%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每分钟进肝血流量相当于心脏搏出量的1/4,约为1500毫升。
肝癌的血液绝大部分由肝动脉供给,仅边缘的血液来自门静脉,故行肝动脉造影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定位。
栓塞、结扎肝动脉,可使肝癌失去营养供应而发生坏死、缩小,但其余正常肝组织并不受影响。
肝癌大体病理形态:结节型、块状型、弥漫型。
结节型:单个癌结节的直径为3~5厘米;或直径在5厘米以下的多个大小不等癌结节,癌结节可散在分布或互相融合。
块状型: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单个肿瘤或多个癌结节融合而成的块状肿瘤,如癌块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者为巨块型。
弥漫型:癌结节较小,弥漫地分布于整个肝脏。此类较为少见。
按肿瘤大小,肝癌可分为四类:
微小肝癌:直径<2厘米。
小肝癌:直径2~5厘米。
大肝癌:直径5~10厘米。
巨大肝癌:直径>10厘米。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是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分子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肝细胞癌在我国占原发性肝癌的90%左右,起源于肝细胞,男性多见。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相对而言,级别越高,预后越不好。
肝内胆管细胞癌在我国占原发性肝癌的10%左右,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一般不伴肝硬化,女性多见。
是指具有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两种癌细胞的肝癌,此型仅占肝癌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