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皮脂腺的生理变异及异常增生,发生在唇部、口腔黏膜及外生殖器部位
表现为唇、口腔黏膜或外阴有针头大小淡黄色小丘疹或稍隆起扁平丘疹
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内分泌因素、局部刺激或创伤有关
不损害健康,无须治疗。影响美观者可采用药物、手术、物理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皮脂腺异位症主要依靠病史、症状、皮肤科体格检查即可初步确诊,如果皮损表现不典型,可能需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和排除其他疾病。
内分泌紊乱,雄激素分泌过多,有痤疮、脂溢性皮炎、雄激素性脱发等病史。
局部皮肤黏膜有创伤病史。
受到长时间的局部皮肤刺激。
有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病史。
唇、外阴、口腔皮肤黏膜上针头大小、淡黄色丘疹或扁平丘疹,隆起不明显,数量较多,多散在分布。
也可有皮肤黏膜上黄白色不规则斑片,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不伴有明显不适。
唇、外阴、口腔黏膜上黄白色针尖大小丘疹或不规则斑片,丘疹隆起不明显。
皮肤或黏膜绷紧拉紧时,丘疹更明显,触摸时有细小泥沙样感。
皮肤镜检查可发现以毛囊为中心的丘疹,受创的末梢毛发和黑头。
有创检查,需要取病变部位的皮肤组织作为标本在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
检查结果显示小而成熟的皮脂腺小叶包绕着皮脂腺导管,皮脂腺腺体独立。
相同点:外生殖器上皮损。
不同点:皮损常见于男性包皮、冠状沟、阴茎头,女性大小阴唇、阴道口,以及肛门周围。皮损为淡红色明显隆起的菜花状、鸡冠状、乳头状、蕈状突起,可在短期内明显增多增大。有传染性,醋酸白试验为阳性结果。
相同点:好发于口腔黏膜上扁平丘疹。
不同点:口腔黏膜上有乳白色网状条纹,舌背可见浸润性白斑,无自觉症状。无黄白色丘疹。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同点:好发于口腔黏膜。
不同点:麻疹黏膜疹是麻疹发病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发病前有发热,眼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颊黏膜上针尖大小的灰白斑点,周围有红晕,1~2天迅速布满颊黏膜,出疹后迅速消退。是一过性皮疹。
相同点:面部和外阴的黄白色的小丘疹,或呈局限性斑块状。
不同点:粟丘疹为坚实小丘疹,1~2毫米,挑破可有皮质样物质排出。多为单发,多数患者是中年妇女。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鉴别。
相同点:阴茎上出现丘疹。
不同点:环绕阴茎冠状沟处的珍珠状、皮色或淡红色的半透明丘疹,0.5~1毫米,沿冠状沟排列成行。丘疹互不融合,有时包绕整个冠状沟,偶尔也分布于龟头及阴茎系带上。其丘疹更圆、更明显。损害质较硬,无压痛,也不破溃。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