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皮脂腺的生理变异及异常增生,发生在唇部、口腔黏膜及外生殖器部位
表现为唇、口腔黏膜或外阴有针头大小淡黄色小丘疹或稍隆起扁平丘疹
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内分泌因素、局部刺激或创伤有关
不损害健康,无须治疗。影响美观者可采用药物、手术、物理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异维A酸治疗本病可能有效,其原理主要是缩小皮脂腺组织、抑制皮脂腺活性,从而减少皮脂分泌。
应注意,异维A酸有致畸作用,妊娠妇女不应使用,用药后6个月内应严格避孕。
过氧化苯甲酰、氯林可霉素、短效糖皮质激素等外用制剂也可能对局部的症状有治疗作用。
可采用微创手术直接切除局部病变组织,但切除面积较大者容易遗留瘢痕。
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术后3天不可沾水,结痂脱落前不可摩擦创面。
外出时,要注意避免创面受紫外线照射。
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物理治疗是本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有冷冻治疗、电灼治疗、激光治疗、同位素治疗等。
低温液氮作用在病变组织,使异常的皮脂腺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后可能会有局部肿胀、水疱、大疱等不良反应,疱液过多应请医生处理。
治疗后会有创面,应保持清洁、干燥,7天内不要沾水,每日涂抹抗生素药膏等预防感染。
结痂后应自然脱落,不可撕掉或擦洗掉。
如果皮损较多,可能需要分批多次治疗,需待结痂脱落再进行下一次治疗。
一般仅用于皮损数量少、面积小者,面积较大时容易遗留瘢痕或继发感染。
主要采用高频电针或电刀切除病变皮脂腺部位。
创面出现红肿、流脓等表现时,应及时就诊。
激光治疗可精准烧灼或切割病变,皮损直径较小者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但有可能未能完全去除病变组织。
治疗后有创面,一般不出血,可能会遗留瘢痕,因此要做好护理工作。
如果创面有明显疼痛,可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包裹冰块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
使用同位素锶-90敷贴于皮损部位,初期皮肤颜色加深,待破溃结痂后转为正常肤色。
疗程约为1周。
此疗法一般不会造成瘢痕,但治疗后有可能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