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是局部或全身出汗量异常增加
病因与疾病、精神因素等有关
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提供详细的病史,有助于医生诊断本病。
现病史:发病年龄,出汗时间,有无其他合并症状,如头晕、头痛、多尿等。
既往史:既往有无药物,毒物接触史,类似发作史,有无外伤、手术、放射、感染、肿瘤等病史,是否存在其他先天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史。
个人史: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及迁移史等均可提供发病线索。
家族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多汗史,原发性多汗常有家族遗传史。某些疾病也有相应的家族易感性。如特发性低血糖引起的多汗和更年期症状引起的多汗。
原发性多汗症为没有明显诱因的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皮肤潮湿,可因汗液浸渍而发白。
继发性多汗症除有出汗增多,还可伴有其他症状。
肺结核可有夜间大量出汗(盗汗)、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咯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可有饥饿、多食、甲状腺肿大、突眼等表现。
糖尿病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表现。
低血糖可有饥饿感、黑矇、头晕、乏力等表现。
可以确定自主神经受损害的部位与范围,目前首推发汗轴突反射定量实验法,通过离子渗透导入乙酰胆碱,激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终端而触发汗腺分泌。
包括尿常规、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如果怀疑内分泌疾病可做相应的激素检查和生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做甲状腺激素检查,糖尿病可以做血糖检查等。
如果怀疑其他疾病引起多汗,可做相应检查,如怀疑颅内病变可以做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怀疑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做甲状腺超声检查。
是常用的判断神经因素引起多汗的有效方法。
原发性多汗症诊断标准为无明显诱因,多汗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并伴有2个以下特征:
出现双侧或相对对称的多汗症状。
每周至少发作1次以上。
多汗症状影响日常活动。
起病年龄<25岁。
有家族史。
睡眠时无多汗症状。
原发性多汗症需要与能引起多汗的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都可有多汗的表现,需要由医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正常人体在运动、激动、紧张等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出汗过多,此种情况与个体因素有关,出汗量也不一样。一般及时脱离以上环境可缓解,而且出现次数也不频繁,不伴有其他不适。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饥饿、多食、甲状腺肿大、突眼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见异常。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糖尿病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血糖检查可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嗜铬细胞瘤可引起高血压,严重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做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结核病可有夜间大量出汗,即盗汗,有反复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低热等。做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更年期综合征是卵巢功能衰退出现的,多发生于41~50岁妇女,可有疲乏、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性欲丧失、失眠、情绪不稳定、月经改变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