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盗汗、胸痛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
人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主要为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可有肺外结核史或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
低热、消瘦、乏力、盗汗等全身症状。
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超过2周。
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结核菌素试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
在卡介苗普遍接种的地区,结核菌素试验使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出受到很大限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能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
营养不良、HIV感染、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阴性或弱阳性。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每一个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肺部有异常阴影的病人都必须查痰。
痰标本的收集
肺结核病人的排菌具有间断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所以要多次查痰。通常初诊病人至少要送3份痰标本,包括清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复诊病人每次送两份痰标本。
无痰病人可采用痰诱导技术获取痰标本。
痰涂片检查
是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
敏感度较低。
每毫升痰中至少含5000~10000个细菌时可呈阳性结果。
痰涂片检查阳性只能说明痰中含有抗酸杆菌,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还是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由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致病的机会非常少,故痰中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有极重要的意义。
培养法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灵敏度高于涂片法,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培养法也可为药物敏感性测定和菌种鉴定提供菌株,通常为2~8周。
主要是初治失败、复发以及其他复治病人应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为临床耐药病例的诊断、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以及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依据。
可以区分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与卡介苗接种和大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感染的特异性明显高于PPD试验,但由于成本较高等原因,目前多用于研究评价工作,尚未广泛推行。
可有PCR、核酸探针检测特异性DNA片段、色谱技术检测结核硬脂酸和分枝菌酸等菌体特异成分以及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特异性抗原和抗体、基因芯片法等,使结核病快速诊断取得一些进展,但这些方法仍在研究阶段,尚需改进和完善。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
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结核病变,确定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像;判断病变性质、有无活动性、有无空洞、空洞大小和洞壁的特点。
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即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胸部正、侧位片,常能将心影、肺门、血管、纵隔等遮掩的病变以及中叶和舌叶的病变显示清晰。
对病变细微特征进行评价,减少重叠影像,易发现隐匿的胸部和气管、支气管内病变,早期发现肺内粟粒阴影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
能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与支气管关系,有无空洞以及进展恶化和吸收好转的变化。
能准确显示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
常用于对肺结核的诊断以及与其他胸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常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
支气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气管狭窄,可以在病灶部位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对于肺内结核病灶,可以采集分泌物或冲洗液标本做病原体检查,也可以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标本检查。
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含上皮样细胞及朗格罕斯细胞的结核结节及肉芽肿,和/或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相同点:大都起病急,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明显。
不同点:肺炎胸片表现密度较淡且较均匀的片状或斑片状阴影,抗菌治疗后体温迅速下降,1~2周左右阴影有明显吸收。
相同点: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
不同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检查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常通过胸部影像学进行鉴别诊断。
相同点: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多有大量脓痰,常反复咯血。
不同点:支气管扩张轻症的X线胸片无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典型者可见卷发样改变;CT特别是高分辨CT能发现支气管腔扩大,可确诊。
相同点: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和消瘦等症状。
不同点:肺癌的胸部X线或CT表现肺癌肿块常呈分叶状,有毛刺、切迹。癌组织坏死液化后,可以形成偏心厚壁空洞。多次痰脱落细胞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及病灶活体组织检查是鉴别的重要方法。
相同点:发热,咳痰。
不同点:肺脓肿的胸片表现为带有液平面的空洞伴周围浓密的炎性阴影;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相同点:有高热、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肝脾大等临床表现,易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混淆。
不同点:伤寒常呈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皮肤有玫瑰疹,血、尿、大便的培养检查和肥达试验可以确诊。
相同点:发热。
不同点:脓毒症起病急,寒战及弛张热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有近期感染史,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相同点: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有发热、肝脾大,偶见类白血病反应或单核细胞异常增多,需与白血病鉴别。
不同点:白血病多有明显出血倾向,骨髓涂片及动态X线胸片随访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