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盗汗、胸痛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
人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主要为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化学治疗是肺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其主要作用是杀菌、防止耐药菌产生和灭菌。化学治疗目前没有禁忌人群,婴幼儿、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都可用。使用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病死率、感染率及患病率,根除结核分枝杆菌。
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常用抗结核分枝杆菌药: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五种药物。二线抗结核药物:对氨基酸水杨酸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等。
强化期: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顿服,2个月。
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顿服,4个月。
简写为:2HRZE/4HR。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3次,2个月。
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一次或每周3次,4个月。
简写为:2H3R3Z3E3/4H3R3。
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强烈推荐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病人按下列方案治疗,耐药者纳入耐药方案治疗。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每日一次,2个月。
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每日一次,6~10个月。巩固期治疗4个月时,痰菌未阴转,可继续延长治疗期6~10个月。
简写为:2HRZSE/6~10HRE。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3次,2个月。
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隔日一次或每周3次,6个月。
简写为:2H3R3Z3S3E3/6~10H3R3E3。
上述间歇方案为我国肺结核治疗中经常采用的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了更好的实现治疗效果,必须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DOTS),以保证病人不间断地规律用药。DOTS的涵义在预防中有具体介绍。
使用结核药物后,可能会有步态不稳、烧心、呕吐、食欲减退、视物模糊以及惊厥、头疼等,可及时向医生反应并进行处理。
耐多药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其中MDR-TB(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和广泛耐多药结核病(除耐异烟肼和利福平外,还耐二线抗结核药物),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影响。治疗方案通则如下。
详细了解病人用药史,该地区常用抗结核药物和耐药流行情况;尽量做药敏试验。
严格避免只选用一种新药添加至原失败方案。
WHO推荐尽可能采用新一代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使用交叉耐药的药物。
治疗方案至少含4种二线的敏感药物。
至少包括吡嗪酰胺、氟喹诺酮类、注射用卡那霉素或阿米卡星、乙硫或丙硫异烟肼和PAS或环丝氨酸。
药物剂量依体重决定。
加强期应为9~12个月,总治疗期为20个月或更长,以治疗效果决定。
监测治疗效果最好以痰培养为准。
使用药物止血,可用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洛(安络血)等药物止血。
如有大咯血可使用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可起到收缩小动脉,使肺循环血量减少而达到较好止血效果。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和孕妇禁用。对支气管动脉破坏造成的大咯血可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法。
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所致的发热大多在1周内消退,少数发热不退者可应用小剂量非类固醇类退热剂,如布洛芬。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或伴有高热等严重毒性症状或高热持续不退者,可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但必须在充分有效抗结核药物的前提下使用。
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叶及叶以上支气管明显狭窄时常影响患者呼吸功能,严重者有呼吸衰竭,需在全身抗结核化学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冷冻、球囊扩张等气道介入治疗。
中医治疗必须在有资质的机构接受治疗或接受专业中医大夫的诊治,不要轻信一些民间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使用中药治疗时,可在医生建议下,配合进行西药治疗,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最大药效。
常用的中药饮片有百部、冬虫夏草、大蒜、阿胶、黄芪等,中成药有芪甲利肺胶囊、白百抗痨颗粒、抗痨胶囊、蛤蚧治痨丸等。
存在手术适应证的肺结核患者可使用手术治疗,但较少使用,手术前后病人也需要应用抗结核药。
对大于3厘米的结核球与肺癌难以鉴别时,复治的单侧纤维厚壁空洞、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转阴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有可能进行肺叶或全肺切除。
结核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伴同侧活动性肺结核时,多会进行肺叶-胸膜切除术。
经抗结核药物初治和复治规则治疗(约18个月),空洞无明显变化或增大,痰菌阳性者,尤其是结核菌耐药的病例。
有反复咯血、继发感染(包括真菌感染)等,药物治疗无效者。
不能排除癌性空洞者。
非典型分枝杆菌,肺空洞化疗效果不佳者。
结核球经规则抗结核治疗18个月,痰菌阳性,咯血者。
结核球不能除外肺癌者。
结核球直径>3厘米,规则化疗下无变化,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经规则抗结核治疗仍有排菌、咯血及继发感染者。
经规则抗结核治疗,病灶扩大者。
病灶压迫气管、支气管引起严重呼吸困难者。
病灶穿破气管、支气管引起肺不张,干酪性肺炎,内科治疗无效者。
不能排除纵隔肿瘤者。
24小时咯血量>600毫升,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出血部位明确。
心肺功能和全身情况许可。
反复大咯血,曾出现过窒息、窒息先兆或低血压、休克者。
气胸多次发作(2~3次以上)者。
胸腔闭式引流2周以上仍继续漏气者。
液气胸有早期感染迹象者。
血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未复张者。
气胸侧合并明显肺大疱者。
一侧及对侧有气胸史者应及早手术。
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