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分娩
最初为不规律宫缩,常伴有少量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发展为规律宫缩
常见病因为感染、子宫过度膨胀、子宫颈口功能不全、吸烟、饮酒、吸毒及其他
一般治疗、促胎肺成熟治疗、抑制宫缩治疗、控制感染、分娩处理等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治疗原则:在胎膜完整的基础上,如果情况允许,应尽量保胎至34周,监测孕妇和胎儿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对早产的治疗。
临床上对早产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适当休息)、促胎肺成熟治疗、抑制宫缩治疗、控制感染、适时停止早产治疗、产时处理及分娩方式等方面。
如果宫缩频繁,但宫颈没有改变,只需要适当减少活动强度,避免长时间站立。
如果宫颈已有改变,发生先兆临产,应住院并且注意休息。
如果是早产临产,应住院治疗,并且卧床休息。
适用于妊娠小于35周,1周内可能分娩的孕妇,医生会采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的成熟。但国外研究提示,当孕龄小于36⁺⁶周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胎儿肺成熟。
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注射液、倍他米松注射液等,肌内注射。
钙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如硝苯地平,使用时需要注意孕妇的心率及血压变化。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在此用于抑制子宫收缩。服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严格遵医嘱用药。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适合妊娠32周前短期选用,常用药物为吲哚美辛。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各种炎症的镇痛,在此用于抑制宫缩,减轻疼痛。用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严格遵医嘱用药。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常用药物有利托君,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孕妇主诉及心率、血压、宫缩变化,并限制静脉输液量(每日不超过2000毫升),以防肺水肿。因有升血糖作用,患有妊娠糖尿病者不推荐使用。
利托君:常用于预防妊娠20周以后的早产。诊断为早产并使用利托君,最初用静脉滴注,随后口服维持治疗,密切监测子宫收缩和不良反应,以确定最佳用量。
阿托西班:是缩宫素受体拮抗剂,其抗早产的效果与利托君相似。用于妊娠妇女推迟即将来临的早产。诊断为先兆早产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由有治疗早产经验的医生用药。
硫酸镁:是否具有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目前存在争议。诊断为早产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由有治疗早产经验的医生用药,对于早产儿来说,使用硫酸镁具有降低早产儿发生脑瘫风险的作用,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钙。
需要根据孕妇阴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选择青霉素(B族链球菌检测阳性者首选,如青霉素G)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进行治疗。
宫缩进行性增强,经治疗无法控制。
有宫内感染。
衡量利弊,继续妊娠对母胎的危害大于胎肺成熟对胎儿的好处。
妊娠≥34周,无母胎并发症。
需要保证有良好的新生儿的救治条件。
大部分早产儿可经过阴道分娩,可以选择椎管内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
产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护胎儿的情况。
医生一般会采取延迟切断早产儿的脐带,避免新生儿输血及脑室内出血的概率。
分娩前应与医生沟通,消除疑虑,并做好相关准备。
分娩前按医生的要求完成各项手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等。
分娩前充足睡眠,保证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避免疲惫。
分娩时配合医生指令。
分娩期间少量多次进食半流食补充体力。
分娩前评价好新生儿,早产儿入住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可能性大,可提前与儿科医生沟通。
分娩后充分休息。
遵医嘱补充营养,正常分娩者可适当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如红糖水、藕粉、蛋花汤等;剖宫产者术后24小时进食流食,但不可饮用牛奶、豆浆等胀气食品。
分娩后有伤口疼痛、宫缩痛、出血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生处理。
分娩后应及早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