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医生

张炯

副主任医师 免疫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张炯
暂无 接诊率
暂无 问诊量
暂无平均回复
保证医生真实
未使用随时退
不满意可申诉

在线问诊

邀请开通

电话问诊

暂未开通

视频问诊

暂未开通

医生健康号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2-15

肌肉痛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不同部位、或轻或重的肌肉疼痛,多数与感冒、劳损有关,经过休息或一般处理后很快康复,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但其中部分肌肉痛的原因较复杂,应引起重视。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强直性脊柱炎会有并发症吗

强直性脊柱炎除有关节症状外,还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其一,会造成肺的改变,引发肺间质纤维化以及肺炎;若肺的改变发生在两肺上叶,还会致使心脏改变,引起主动脉根部狭窄。其二,若不注重锻炼,会致使脊柱僵直,使胸廓扩张度受限,部分病人晚期胸廓呈筒样,进而影响呼吸,导致心肺功能受损。 一、肺部相关: 1.肺的改变:强直性脊柱炎首先容易引起肺部的变化,其中包括肺间质纤维化,这会使肺部的间质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影响其正常功能;还可能引起肺炎,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 2.特定部位改变对心脏的影响:当肺的改变位于两肺上叶时,这种情况还能进一步引起心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的狭窄,对心脏的血液循环等产生不利影响。 二、脊柱与胸廓相关: (1)脊柱僵直:如果病人没有好好进行锻炼,就容易引起脊柱僵直的情况,脊柱不再能灵活活动。 (2)胸廓变化:脊柱僵直会进一步使得胸廓的扩张度受到限制,一些病人到了晚期,胸廓会变成筒样的形态。 (3)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胸廓的这种筒样变化会影响到呼吸功能,进而导致心肺功能出现受损的状况。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关节方面,还会涉及肺、心脏以及胸廓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恰当的防治。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为什么吃非布司他痛风反复发作

非布司他片是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来降低血液内尿酸水平从而控制痛风。服用初期可能因尿酸浓度降低使组织中沉积尿酸盐被动员,导致痛风反复发作。非布司他片能溶解尿酸盐结晶并释放入血,引起尿酸波动刺激炎症,致使患者痛风反复及短暂疼痛,通常尿酸维持较低水平时此现象会消失。因该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和降低尿酸水平,所以常用于痛风缓解期,应避免用于痛风初期以防痛风反复发作。另外,若用后出现痛风反复,需注意减少用量。治疗痛风时,初期通常以消炎止痛为主,如用阿司匹林、秋水仙碱等药物,待炎症减轻消失后,可使用非布司他片进行降尿酸治疗,如此既能使尿酸降至合适水平,又能减少痛风反复发作。 一、非布司他片的作用 1.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来降低血液内尿酸水平。 2.控制痛风。 二、服用初期的情况 1.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尿酸盐被动员。 2.可能出现痛风反复发作。 三、痛风反复发作的原因 1.溶解尿酸盐结晶并释放入血引起尿酸波动。 2.尿酸波动刺激炎症发生。 四、后续情况 1.尿酸维持较低水平时痛风反复发作现象会消失。 2.应避免在痛风初期使用以免痛风反复。 五、用药调整 1.若出现痛风反复应减少药物用量。 六、治疗过程 1.初期以消炎止痛为主,如使用阿司匹林、秋水仙碱等药物。 2.炎症减轻消失后使用非布司他片降尿酸。 总结:非布司他片对治疗痛风有重要作用,要注意其在不同阶段的使用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合理安排用药和治疗过程,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抗磷脂综合征查什么项目

以下是润色和拓展后的内容: 关键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需进行血清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 一、血清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若抗体呈阳性或滴度升高(其中抗心磷脂抗体需阳性2次且检测间隔大于3个月),对疾病诊断有帮助。 二、实验室检查: 1.包含血、尿常规,血沉,肾功能和肌酐清除率等生化检查。 2.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和其他自身抗体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1)血管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外周动静脉血栓有益。 (2)M型超声、切面超声有助于检测心瓣膜结构和赘生物。 (3)B超还能监测妊娠中晚期胎盘功能和胎儿状况。 2.动静脉血管造影:可明确显示阻塞部位或客观证实是否有血栓形成。 3.MRI:有助于确定血栓大小和梗死灶范围。 四、组织活检:皮肤、胎盘等组织活检可见血管内栓塞形成,通常无淋巴细胞或白细胞浸润,肾活检也会呈现肾小球和小动脉的微血栓形成。 总结概况提示:通过血清学、实验室、影像学和组织活检等多种检查手段,可较为全面地对是否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进行诊断和评估。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尿酸高痛风可以吃橘子吗

尿酸高痛风患者可以吃桔子。桔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对病情恢复有益,但不可过量。桔子是常见水果,包含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A、膳食纤维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其属低嘌呤食物,患者食用通常不会使尿酸升高或诱发痛风,还能补充营养,可适量吃,如一天1-2个。尿酸高痛风患者可能因关节疼痛致活动量下降,久坐或久躺易便秘,桔子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对改善大便干结有帮助。不过患者不能一次性吃太多桔子,以防胃部不适,如腹胀、腹痛等。尿酸高痛风患者应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血尿酸检查等以明确病情。患者平时应尽量避免吃高嘌呤食物,如螃蟹、海虾、鱿鱼等,还要避免喝酒,以免导致体内尿酸持续升高。 尾段总结:总之,尿酸高痛风患者可吃桔子且有一定益处,但要适量,同时需注意避免高嘌呤食物和饮酒,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明确病情。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早期类风湿是怎样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通过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来应对。类风湿关节炎一经确诊,早期就应积极施治,以遏制病情进展,防止关节遭受更严重侵蚀及出现不良后果。 一、一般治疗: 1.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2.要积极戒烟以及做好抗感染措施。 3.必要时还需配合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局部功能的恢复。 二、药物治疗: 1.慢作用抗风湿药:为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慢性滑膜炎症状,需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化学合成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另一类是生物慢作用抗风湿药,像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英夫利昔单抗,或者白介素-6受体单抗,或者一些生物靶向药,如阿巴西普、巴瑞克替尼、托法替布等。 2.抗炎止疼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生效相对较慢,特别是化学合成的抗风湿药,起效通常需1至2个月。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还需依赖非甾体抗炎止疼药,如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3.糖皮质激素:当抗炎止疼药效果不理想或存在相应服用禁忌证时,可能会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若早期使用抗风湿药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一般无需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要重视治疗,综合运用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手段,以实现对病情的良好控制。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抗心磷脂抗体参考值

抗心磷脂抗体的参考值范围因检测方法、所用试剂以及医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定性检验可检测出阳性或阴性,定量检验参考值通常为0-20U/ml或0-12U/ml。 一、定性检验:是检测机体血清中是否存在抗心磷脂抗体,其参考值形式为阳性或阴性结果。阳性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疾病,而阴性通常意义不大。 1.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能会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2.硬皮病:当患有硬皮病时,也可能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情况。 二、定量检验:用于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的值,有特定的正常参考范围。一般来说,0-20U/ml是常见定量检验的正常参考范围,但有些医院的抗心磷脂抗体参考范围是0-12U/ml,且在不同的分型检测中,参考范围会有所不同。抗心磷脂抗体有IgG、IgM和IgA三种检测类型,它们的正常参考范围均在0-12U/ml或0-20U/ml之间。 抗心磷脂抗体主要是能与机体内心磷脂分子相结合的一种自身免疫抗体,检查项目可能为一项或多项指标。若患者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或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总之,对于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及参考值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理解,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张炯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4-11-15

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初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节疼痛与肿胀:通常出现在手指、手腕、肘部、膝盖、脚踝和脚部等关节。疼痛可能是隐痛、钝痛或刺痛,且在活动时加重。肿胀可能会使关节看起来有些变形。 2.晨僵:早晨起床后,关节可能会感到僵硬和不灵活,持续时间通常在30分钟至1小时左右。这种晨僵现象在活动后会逐渐缓解。 3.疲劳与乏力: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疲劳和虚弱,即使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 4.发热:低热或中度发热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症状,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5.关节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可能会变得僵硬和疼痛,导致活动受限。手指的握拳、伸展或手腕的旋转可能会受到影响。 6.皮肤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病变,如皮疹、红斑或皮肤溃疡。 7.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眼睛炎症、口干、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尤其是在手指、手腕等小关节,且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身体检查、血液检查(如类风湿因子、血沉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等)来确诊。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1.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缓解疼痛、控制炎症。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3.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伸展运动、力量训练等,有助于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手术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等,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控制非常重要,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有类似症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