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背部症状
1.疼痛特点
-隐匿性起病:脊椎炎早期多为隐匿起病,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数周甚至数月。常见于青年男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这与性别差异导致的免疫系统等因素相关。例如,有研究发现男性在青春期后,由于激素等因素影响,患脊椎炎的风险相对较高。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骶部,疼痛性质多为钝痛,休息后不能缓解,活动后可能有所减轻。
-夜间痛明显:夜间疼痛较为突出,患者可能会在睡眠中被痛醒,这是脊椎炎早期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夜间人体活动减少,炎症反应相对更明显,所以疼痛会加剧。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更要关注夜间腰背部的不适情况,因为有脊椎炎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二、外周关节症状
1.下肢大关节受累
-常见受累关节:早期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症状,以下肢大关节受累为主,如髋关节、膝关节等。以髋关节受累为例,患者会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内旋活动受限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脊椎炎病变可能累及外周关节的滑膜等组织,导致关节炎症反应。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不良姿势等可能会加重外周关节的负担,对于本身有患病倾向的人群,更易诱发症状。
-不对称性受累:外周关节受累多呈不对称性,即一侧关节先出现症状,然后另一侧才逐渐受累。比如先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肿胀,之后右侧膝关节才出现类似表现。这种不对称性也是脊椎炎早期外周关节症状的一个特点,与一些对称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有所不同。
三、全身症状
1.疲劳乏力
-普遍存在: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机体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因子等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能量供应。对于年轻患者来说,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工作和运动等生活方式,需要注意休息和调整生活节奏。
-与病情活动相关:疲劳乏力的程度往往与病情的活动度相关,病情活动时,疲劳感可能会加重。所以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来缓解疲劳症状。
2.低热
-低水平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很少超过38℃。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的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相对不完善,低热可能更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及其他伴随症状。如果儿童出现长期低热伴有腰背部不适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脊椎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