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折术后多久能下地

股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关于股骨骨折术后多久可下床活动,临床上并无明确规定,需视活动程度而定。一般而言,术后3至5天可进行简单下床活动,术后2至2.5个月可进行部分负重活动,若在2.5至3个月时骨折已完全愈合,则可完全正常下地进行负重活动。

一、简单下床活动:

1.术后3至5天,患者可逐渐下床,这种下床活动为不接触地面的非负重活动,比如可坐轮椅下床。

2.患者在下床期间应保持直立体位,这对全身状态恢复有益,能缓解因卧床引起的头晕。

3.下床活动时,其余未骨折肢体可进行相应负重活动,利于全身症状改善和骨折肢体愈合。

二、部分负重活动:

1.在术后2至2.5个月时,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疼痛、压痛,内置物位置良好,影像学显示已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且骨折线模糊,此时可尝试部分负重锻炼。

2.建议踩地重量由少到多逐步进行,这样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三、完全下地活动:

1.术后2.5至3个月时,若骨折已完全愈合,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疼痛消失,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基本可进行负重下地行走。

股骨骨折术后的患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易过敏食物,多注意休息,还应定期复查、注意保暖,在家人或朋友帮助下进行活动,以防用力不稳导致摔倒、擦伤等情况,不利于骨折恢复。

总结:股骨骨折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视情况而定,包括简单下床、部分负重及完全下地活动等不同阶段,同时患者在恢复期间要做好各方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