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急性左心衰即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指因某种原因于短时间内致使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心脏负荷明显增加,进而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其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史,且存在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诱因。临床常表现为极其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以及口唇轻度发干,两肺底可闻及水泡音,病情危重,会迅速出现心源性休克、昏迷乃至死亡。

一、关于急性左心衰的定义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特定的心脏功能异常状态,涉及到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负荷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

二、其相关病史和诱因

1.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样的病史。

(1)劳累后呼吸困难,意味着在体力活动后会出现呼吸方面的困难。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因憋气而惊醒。

2.常见的诱因包括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

(1)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2)肺炎可影响肺部功能,进而影响心脏。

(3)过度输液可能导致循环负荷过重。

三、临床表现

1.严重的呼吸困难,这是突出的症状。

2.发绀,反映了身体缺氧的状态。

3.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是其典型的表现之一。

4.强迫坐位,是为了缓解呼吸困难而采取的特殊体位。

5.大汗,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的表现。

6.口唇轻度发干,提示缺氧。

7.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表明肺部出现了异常。

总之,急性左心衰是一种极为严重且可能迅速危及生命的病症,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和可能的诱因,应高度重视,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