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囊炎
多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下巴皮肤毛囊丰富,若皮肤清洁不佳、局部皮肤破损等,细菌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表现为下巴局部出现红色丘疹,伴疼痛,按压时疼痛加剧,初期丘疹可逐渐发展为脓疱。
二、痤疮(炎症性痤疮)
常见于青春期人群,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及毛囊口角化异常等因素相关。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堵塞毛囊口,加之细菌感染,导致毛囊发炎,出现红肿、疼痛的疙瘩,好发于下巴等皮脂腺丰富区域,按压时疼痛明显。
三、淋巴结炎
下巴附近分布有淋巴结,当口腔、牙齿、面部皮肤等部位发生感染时,炎症可蔓延至下巴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疼痛。此时下巴可出现疙瘩样表现,按压时疼痛,多与周围组织的原发感染灶相关,如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可累及下巴淋巴结。
四、疖肿
为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初期表现为下巴局部红肿、疼痛的小结节,随后结节逐渐肿大,疼痛加剧,按压时痛感明显,病情发展可形成脓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下巴出现疙瘩伴疼痛时,应避免自行挤压,防止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加重病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孕妇:若下巴疙瘩疼痛,需谨慎用药,应先咨询医生,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优先考虑安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成年人:日常需注意下巴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爽,避免过度油腻饮食,减少痤疮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若有口腔、面部感染,应及时治疗,预防淋巴结炎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