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指麻痹性外斜视,其关键点如下:是由神经和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出现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致眼位偏斜,偏斜角度在不同方向和距离不同,伴有眼球运动障碍;临床特点有复视、眩晕、代偿头位、眼位偏斜、运动受限、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治疗要先查明病因并针对治疗,药物可选择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和三磷酸腺苷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对神经炎和肌炎有效,外展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间可向内直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以暂时解除复视干扰和防治疗内直肌痉挛,去除病因且证实不复发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病因:
是由于神经和眼外肌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比如神经出现问题或者眼外肌本身有病变。
二、症状表现:
1.单条或多条眼外肌会出现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从而使得眼位发生偏斜。
2.偏斜角度在不同的方向和距离上是不一样的。
3.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同时还有复视、眩晕、代偿头位等临床特点。
三、治疗方法:
1.首先要查明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药物治疗方面,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和三磷酸腺苷等。如果是神经炎和肌炎,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是有效的。
3.对于外展神经麻痹的患者,在恢复期间,可以向内直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这样能够暂时解除复视的干扰,同时也能防止和治疗内直肌的痉挛。
4.当去除病因或者已经证实其不再复发的时候,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总结概况提示:非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麻痹性外斜视,其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都有明确特点,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