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包括取端坐位、吸氧、药物治疗等。心力衰竭指在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因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求而导致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则是突然发作的心力衰竭状态。
一、取端坐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尽量采取端坐体位,保持双下肢下垂,这样做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脏前负荷,进而缓解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
二、吸氧: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给予高流量吸氧。症状较轻者可给予吸氧管吸氧,严重者则要给予面罩吸氧,甚至需呼吸机给氧。
三、药物治疗:
1.利尿剂:多遵医嘱静脉注射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减轻心脏负荷,且有扩张静脉作用,能减少肺部淤血,从而使急性心衰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2.扩血管药: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3.强心剂:多用西地兰、多巴胺、地高辛等,能暂时增强心肌功能。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起居规律,适当进行活动锻炼,保持室内通风,以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方面应少食多餐,严格控制盐和水分摄入,以减轻心脏泵血障碍,让心脏更好地工作。同时要严格计算每日出入液量,避免供需不平衡而加重心力衰竭。
总之,对于急性心力衰竭,要及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和护理,以改善患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